價值來自態度,不是天賦

張柏威
4 min readOct 15, 2018

--

全世界籃球最不缺天賦的地方大概就是NBA了, 不過,卻不是所有人都會很好的使用自己的天賦,甚至會浪費掉。你不努力隨時都會被別人超過,能進入NBA的球員也等於被認可為『世界頂級的籃球員』。在這個充滿一堆非正常人類的世界中,飛行般的跳躍力、百米賽跑選手的速度和絕佳的籃球基本動作都只是最低需求,想在NBA存活下來就必須要有其他同樣也是」非人類」做不到的事情。

從我2005年開始看NBA到現在每年都有不少球員在投入選秀前的就備受關注,不管是在高中,大學,世界各國就打出主宰力的數據,但能真正在世界籃球最高殿堂上打出名堂的只有少數人,原因主要有兩個:態度與傷病。

撇除傷痛這個令人惋惜的因素外,態度才是決定一名球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是否能表現出原本該有的水準,甚至更高,那麼為什麼許多球員進入NBA後反而狀況更遭?有許多球員因為拿到更多的薪水與更多鎂光燈的關注,浮華人生,專機接送、住五星級飯店和在數以萬計的觀眾面前展現球技 ,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娛樂和夜生活燒光精力 ,狐群狗黨和尋芳問柳的地位優先於練球和訓練 。

那麼這幾年中有哪些球員有極高的天賦想說會不會影響整個聯盟板塊但最後卻讓我大失所望:

O.J.Mayo:

有可能是繼現在聯盟第一人LeBron James後,在選秀會之前聲勢最壯大的天才,有下一個Kobe Bryant的美譽。Mayo從小就是一個運動天才,11歲的時候,Mayo已經收到大學的招生信,13歲的時候就率領當地AAU球隊在全美13歲以下錦標賽奪冠,毫無疑問,Mayo就是為籃球所生的孩子。

連續兩屆的俄亥俄州籃球先生(Mr. Basketball of Ohio)也帶領球隊連三屆州冠軍,在高中生涯最後一場比賽,以 41分 10 籃板 11 助攻的誇張大三元成績,帶領球隊拿下第三個冠軍。連當時已經是NBA明星的LeBron James和Carmelo Anthony都會到場看他打球,大學的時候,他被全美各大球隊哄搶,也登上如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等各大運動相關媒體版面。諸多的殊榮、媒體的神化,當時大家都已經認定他會是未來NBA中的一顆超級明星。

最後因為成迷於花花世界而倦怠於練習,在2016年因違反聯盟禁藥條例,遭到NBA禁賽,二年內不得回歸。

Michael Beasley:

Beasley在大學時期因出色的籃球天賦而爆發,在第一次對戰沙加緬度州大時,拿了 32 分 24 個籃板,之後又在對戰堪薩斯大學時繳出 39 分11 籃板,在對密蘇里的比賽中40 分 11 籃板,對上貝勒大學時拿到 44 分 13 籃板,這些數據對球探們如同見到球隊的救世主。

在大學一年級, Beasley以五成三的命中率和近四成 3 分命中率場均,得了 26.2 分和 12.4 個籃板,這些數據比前一年身處一樣在NCAA的 Kevin Durant(現在NBA兩屆MVP與四屆得分王)還要好。

這是為什麼 Beasley和飆風玫瑰 Derrick Rose 會同時成了狀元的熱門人選,這也是像ESPN 的Scoop Jackson等人寫文章討論球隊「是否應該為 Beasley而擺爛」的原因。

最後 Beasley也是因為職業態度與染毒毀了一片看好的巨星之路。

這兩位球星是這幾年最令我覺得惋惜的,原本以為他們兩個會是NBA未來的招牌人物之一,結果卻落得如此下場,明明有這麼可怕的天賦但最後卻因為沒有好好的珍惜,不夠自律的作息,導致一個被禁賽兩年,另一個到處去打替補跑龍套。

換作是我,我有辦法能夠忍住這些誘惑嗎?能不斷精進自己嗎?能享有這些待遇時不亂分寸並且刻苦的訓練自己嗎?我想沒辦法,一時有了許多金錢與勢力難免會讓人被貪給左右,但往往這個時候才是分出高手與常人差異的第一步,大家常在說『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今天不只是NBA的球星才須要自律,而是每個想要實現自己理想和希望自己有更多對生活掌控的權利的我們。

原本以為這些年花在看NBA的時間只是在消磨時間,一種娛樂,但仔細想想,十多年對很多球員是他職業生涯的全部或更多,是一個球員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在籃球場上工作到退休,看著他們為了這個籃球夢,為了優渥薪水努力練球,我看到得不只是一場場比賽,是一個態度,一個個職業生涯。

--

--

張柏威
張柏威

Written by 張柏威

個人信箱:otis5224@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