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8000日幣(台幣約2200)吃到飽,限制在特定四種拉麵,對消費者當然划算,以一碗200台幣來算,吃個11碗就回本了,但如果遇到奧客,商家不會被吃垮?
第一個可能,參考健身房模式
美國Statistic Brian公司的統計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會員在交付完自己的會員費後,卻並未有效使用健身房中的器械。根據他們每月平均58美元的費用計算,基於這樣的使用率,研究人員估算其中因低使用率而造成的浪費費用就達到了39美元。
雖然這些數字是驚人的,但這種付完錢卻不出現的趨勢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第二個可能,店家在用槓桿原理
先收錢拿去做其他操作賺取更高的收入,而食材貨款月繳或是一季付清,拉麵店收入以不虧損太多為主,在收來的錢做投資或其他經營來cover營業費用。
第三個可能,以buffet吃到飽餐廳作為參考
在眾多美食中加入一些成本較低又容易有飽足感的食物,在限定四種拉麵中可能使用類似這種做法。
那麼訂閱制的本質是什麼?
訂閱關係的本質是契約,而契約最大的好處在於穩定性。零售行業中的很多問題是由於服務提供方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不穩定而產生的,比如,我不知道使用者多久會來店裡消費什麼商品,這導致了我們沒法精準地備貨。
在日本有越來越多訂閱制的餐廳出現,表示有可行性,但若把他搬到台灣,以台灣的文化能夠受消費的青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