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廚師角度來看食物保存

張柏威
3 min readSep 25, 2018

--

台灣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耗損嚴重,超過一半在餐廚浪費掉。根據亞太糧損資料庫2011年數據,台灣光是蔬果魚肉等九項農產品,每年就損耗373萬噸,其中超過五成、高達189萬噸是遭個人與家庭消費端丟棄,每天平均廚餘量可堆60座101大樓。

聯合國指出,只要全球減少25%的糧食浪費,就能讓地球上的所有人吃飽。

那麼每天都接觸到大量的食材及天然資源的廚師對於食物浪費這個議題有什麼行動呢?

今年 9/23、9/24,COOKMANIA 舉行為期兩天的大型活動 A Better Meal,以「永續」、「食物保存」和「零浪費」為三大核心,號召國內外知名餐廳、主廚共同舉辦美食園遊會,分享我們眼中明日的餐盤會是什麼模樣,透過吃來塑造良好飲食的循環,to have a better meal。

A Better Meal

更好的一餐,集結 50 家傳遞保存、永續概念的餐飲品牌,共創 128 款美饌佳餚活動限定,讓你吃得好,也覺得好好吃。味覺饗宴外,舞台上還有國內外名廚職人料理展演與座談,邀你發現原來美食價值除了風味,更能實踐永續、保存與零浪費。

COOKMANIA

是由一群廚師、餐飲業者及供應商等飲食界人士組成。「Cook」象徵餐飲圈的大家,「Mania」意味同歡。『都是自己人』,是 COOKMANIA 的口號,大家就像一個共好的大家庭,彼此互相幫助,不只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很好。

永續

我們一天有三次的機會去做出選擇,而我們吃下去的每一口菜餚,代表的不只是單純的能量補給,背後還有與做菜的人,與種菜的人,與生態,與大地之間的情感連結。

身為廚師,我們該如何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同時也滿足人們對飲食的需求,除了選用對環境友善的永續農,漁,牧產品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

保存

延長食物的享用期限是人類自古以來未曾間斷過的課題,那些充滿智慧的古老手法,像是發酵、醃漬、風乾、釀造等,在現代社會裡逐漸失去「保存」的意義,反而變成一種增加美味的技法,但是在減少浪費逐漸變成顯學的時候,這些技術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零浪費

當廚師談到食物浪費,最先出現的想法多事從鼻吃到尾(Nose to Tail),將食材物盡其用。但食物浪費觸及的面向不只如此,除了餐廳,通路及食品廠商同樣也會面臨浪費問題。全球每年因為各式原因而浪費,報銷的食物占了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剩食到運用很自然的就成了現代人必須去挑戰的題目,而除了生產端之外,深處消費端的我們又能做出什麼努力?

食物是拿來吃的,不是當垃圾丟

減少食物浪費不應該只有廚師們要重視,而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思考以及動手去讓每一餐的食物更充分的讓我們給食用,而這場富有教育意義的美食派對讓所有參與的民眾與熱愛餐飲的人都能用更實際的角度去看待『零浪費』這種容易讓人覺得虛幻、縹緲的議題,也希望讓這麼世界永續發展,讓下一代也能享用到我們現在能吃到的美食。

--

--

張柏威
張柏威

Written by 張柏威

個人信箱:otis5224@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