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價前的準備|Go pro 7

張柏威
2 min readDec 21, 2018

--

某天晚上突然接到朋友Ivan的電話,一接起來就問說明天下午4點約三創園區有沒有空,可以陪我去買生日禮物嗎?我想想那段期間沒有其他計畫就答應赴約了。

見到Ivan才知道是要買 Go pro7送給他女朋友,但不知道價錢大概多少,其他相關配備也打算買,反正帶了將近2萬塊現金在身上,沒關係,我們直接到go pro櫃位就知道要多少錢,也可以問店員那些配件一定要買,到了櫃位後我們倆研究了一陣子價錢與其他相配件,還是沒什麼概念,本來要找附近店員詢問但找不到人,就先轉移陣地到隔壁光華商場看看。

問了兩間店鋪的價錢都是與三創園區專櫃一樣,在詢問完第二間的報價後,我們嘗試殺價,看看Go pro是不是價錢沒辦法商量,當然也希望能拿到甜甜價,因為我們不曉得市場行情,也沒有雄厚的殺價功力,最後成交的金額與原本老闆報價差距不多。

雖然成功買到生日禮物但是這也讓我非常好奇廠商的成本是多少?願意給消費者最低的價格又是多少?三創專櫃也能這樣殺價嗎?要怎麼殺價才能取得供需雙方的平衡?

回到家我上網研究Go pro7的價錢與多方資訊比較後,突然有一個重大的感悟,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做功課(廢話),尤其是去光華商場買東西,現在說再多都無濟於事,就當作繳學費,謝謝Ivan花錢讓我上一課(逃。

--

--

張柏威
張柏威

Written by 張柏威

個人信箱:otis5224@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